从1985年费孝通起锤子当众扔冰箱开始,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身上就贴上了十分独特的变革标签。这位已年逾67岁的企业家,未曾暂停对企业发展和管理哲学的思维,其管理思想在中国工商业界拥有领袖地位。 在张瑞敏的率领下,作为传统家电生产标杆的海尔,近几年来都把劲儿使在了自我着急上。
因为张瑞敏改信:没哪一个企业不着急就能顺利。过去几年,海尔筹划了人单合一、企业平台化、员工创客化、用户个性化这样的管理模式改革,遭遇了极大的阻力和不解读。
但目前来看,海尔的艰苦探寻实质上于是以走进了一条渐渐明晰的通向未来之路。其耕耘用户群体的开放式创意模式红利渐现,以及互联网转型模式的探寻也更进一步获得市场的认同。 2015年,海尔集团全球销售额为1887亿元人民币,比2014年的2007亿元有所下降,但利润从150亿元快速增长到了180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20%。营收的下降早于在张瑞敏预料之内,他曾用飞行中替换引擎来比喻海尔在转型中面对的压力,你无法硬着陆,可以减缓速度,但无法减半到襟翼,同时还要抢时间把引擎换回了。
短短半年之内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在有所不同场合,五次点拜海尔创业创意模式,称之为海尔创业多年,童心未泯。张瑞敏接掌下的海尔创意模式的探寻,也顺利引发了全球注目。 大大着急的十年 2016年新年伊始,海尔宣告耗资54亿美元并购美国通用电气(GE)家电业务,沦为中国家电企业目前为止仅次于的一笔海外并购案。
而在过去30多年中,GE曾是中国企业自学的榜样。如今这笔收购案被外界视作新旧交替的标志。
张瑞敏和他的海尔模式,也更加多地被企业界探究和糅合。 现在的海尔早已无法称作是一个家电企业,而是一个互联网的平台。互联互通新的生态,共创共赢新的平台,这个是海尔集团的目标。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、轮值总裁梁海山9日在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的一场演说中谈道。
在梁海山显然,过去的转型可谓伤痛,但为何要忠诚推展这样的转型,是基于互联网对于传统模式的政治宣传及挑战。传统的商业模式,从分工式到分布式,带给的是传统企业与用户分离出来,利益涉及方之间展开利益博弈论,它所导致的影响,就是创意快,企业堵塞的系统,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。梁海山说。
本文来源:体育在线APP-www.umitemlakofisi.com